日前,伴随着传统祁太秧歌的演唱,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祁县谷恋村,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著名非遗保护专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顾军,市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赵肖波,祁县政协主席李郁明一起为“山西省祁太秧歌传习所”“谷恋易俗社”“谷恋九畴剧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秧歌戏(祁太秧歌)”揭牌。
100年前,祁县谷恋村家庭秧歌班“易俗社”于1923年成立,由该村高硕猷出资兴办。谷恋文化研究者高怀壮介绍:“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陕西西安地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以‘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启发民智为宗旨,于1912年创办了秦腔演出班社和戏曲教育相结合的团体易俗社,借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编演新戏,宣传民主思想,向民众进行通俗教育。在陕西眉县经商的祁县谷恋村高硕猷看到西安易俗社的活动深受教育和启发,联想到家乡的秧歌,于是萌发了改良秧歌的念头。著名晋剧鼓师高锡禹和高硕猷不谋而合,他们还邀请了本村翰林高锡华和堂弟晋剧名票友高锡铭加盟,参加谷恋村易俗社。谷恋村易俗社成立时的主要人员有高硕猷、高锡禹、高锡铭、高锡华等,主要演员有高硕鹏、高执铭、高远康等。如今再次挂牌,就是希望能够再续谷恋村秧歌的辉煌。”
祁县谷恋村自古就是祁太秧歌盛行之地,随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古村落的命名,谷恋村的乡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很多村民都投身其中,高怀壮便是一名主要参与者。多年来,他不仅参与编撰了《谷恋村志》等图书,还自己出资恢复、重建了16处古院落。高怀壮说:“在祁太秧歌的发展过程中,以祁县谷恋村的狗蛮师傅为中心的秧歌易俗社,曾经对祁太秧歌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将晋剧的表演程式、动作、音乐等运用到秧歌中,将秧歌的剧本、唱腔、音乐等进行了全方位艺术改革,增强了祁太秧歌叙事性和戏剧性的表现力。因此,我第一批就修复了晋剧鼓师泰斗高锡禹故居,建设了谷恋九畴剧院,修复了高氏宗祠等建筑,就是希望我们村的历史不要断流,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能更好地传承。”
祁太秧歌研究者、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弓宇杰主持了本次揭牌仪式。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由山西大学、山西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的《祁太秧歌》一书,弓宇杰说:“今年是谷恋村易俗社成立100周年,100年前谷恋村的秧歌爱好者改良祁太秧歌,在祁太秧歌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易俗社的秧歌内容好、演唱水平高、音乐设计独特,所以很多秧歌艺人,如李家堡的连连丑,南社村的吕达,马家堡的田蛮丑、武生儿,祁城村的范老三,北左村的长友、黄瓜旦、木鸽旦,清徐县韩武堡的胳膊旦等,都到谷恋村参观学习,使易俗社成为当时秧歌艺术的研究中心。如今,再次在这里挂牌,希望这里能成为祁太秧歌展示、研习等主要阵地,为祁太秧歌的传承、传播助力。”
苑利在听了祁太秧歌《割田》后赞叹:“民间艺术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割田》就很好地介绍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我们正在策划一个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展览,这些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内容很好的佐证。全国应该多一些像谷恋村高怀壮这样的乡村文化挖掘者,鼓励更多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我相信有这么多人的努力,谷恋村的文化和祁太秧歌的传承工作能够做得更好。”